董明珠當業(yè)務員的日子:骨裂了還堅持跑業(yè)務
從1990年成為格力的一名業(yè)務員到如今獨挑大梁,身兼格力集團董事長、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及總裁三職,董明珠已經為格力效力了23個年頭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,董明珠基本與格力電器被視為同一概念,幾乎成了格力的形象代言人。
但在剛剛加入國營珠海海利空調器廠(格力空調的前身)做營銷工作時,董明珠和所有初入行的業(yè)務員一樣,跑業(yè)務、跟老業(yè)務學習,和經銷商周旋.........下面我們看看董明珠那些當業(yè)務員的日子。
一個人蹣跚學步時的步態(tài)是笨拙的,也是容易被人遺忘的,但一個初涉商海者的腳步卻是令人難忘的。在整整40天里,我向一個無賴追債的過程中,受夠了愚弄和欺騙,付出了本不應該由我付出的辛酸和淚水……但對于后來的我來說,這種付出是值得的,它決定了我今后用什么樣的方式走自己的路,我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才加入營銷行列的。
1990年,當我剛剛走進國營珠海海利空調器廠(格力空調的前身)做營銷工作時,對于,我來說營銷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行業(yè)。在當時,既沒有可以從我學習理論的機會,也沒有可以供我借鑒的經驗,因而注定自己要邊摸索邊往前走。
說它陌生,首先來自于對商人的不了解,不知道該怎樣去做通他們的工作。當時,人們大都對營銷這個概念有一種深深的偏見和誤解:男的跑業(yè)務要能吃能喝,八面逢源;女的要青春,貌美,善于“攻關”(這里的“攻關”,也包括喝酒,甚至有更進一步的“行動”)記得當時有一家彩電廠供銷科長,是個不學無術的市井無賴,但他有個“特長”,一頓能喝二斤白酒,因此而得到了企業(yè)的重用,他也因此給企業(yè)帶來了豐厚的“回報”。
我天性不喝酒,在飯桌上只喝水,能跟那些商人打好交道嗎?其次,我對當時的市場,特別是商場,是陌生的??照{是擺在商場里賣給人家的,對商場運轉機制的不了解,對于我來說是個致命的不足。
在當時,中國的經濟體制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中,不知道有多少種新的行業(yè)像營銷行業(yè)一樣在陣痛中應運而生,對于許多人來講,這既是一種機會,又是一種挑戰(zhàn)。一雙鞋子,穿過了才知合不合自己的腳;同樣,一項新的工作,也只能通過努力地嘗試過后才能知道適不適合自己。
既然我有了這樣一個挑戰(zhàn)自己的機會,為什么不努力去試一試呢?況且,我認為,營銷這個行業(yè),對產品和商場的適應還是次要的,更主要的是來自自己的決心和信念。就這樣,我一腳踏進了商海,再也沒有走回頭路。
- 上一條:
- 喬布斯十大經典語錄
- 下一條:
- 廣告創(chuàng)意需要“洞察力”而非“想象力”